找到相关内容16235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教与艺术的对谈

    死路,任何东西不对流就死了。   学生问:以前有些宗教的高僧,他们都不跟人家交流,都自己在修,完全寂静的样子,那这样跟老师讲的宗教要完全的交流,又是不同的方式了?   导师答:我们只能把他看做是...

    大卿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15085409.html
  • 宗教学研究概论

    总计有6个支派,158.8万信徒。律宗以弘传戒律而得名,因主要弘传《四分律》,亦称四分律宗。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朝廷之请,历尽磨难赴日传律授戒、建寺收徒,为日本律宗的正式传入。现以唐招提寺为总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15385415.html
  •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

     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——俞学明   现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发展,通常追溯到近代中国佛教改革家太虚法师(1890~1947)“人生佛教”的率先倡导,经由大醒、法舫、东初、印顺、赵朴初、巨赞、星云、证严、圣严、觉光等教界高僧大德的实际推动。虽然人间佛教推行者们的具体特点和实践理念各有差别,但其实质是一致的,均可以纳入人间佛教运动之中。人间佛教的兴起和发展,是近百年来佛教界“契理契机”地成功努力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285667.html
  • 万世译经师——鸠摩罗什菩萨略传

    )、《阿阇世王经》、《杂譬喻经》等,可说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。「支娄迦谶」所译传的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的「大乘佛经」,包括:《般舟三昧经》是构成大部《宝积经》的基层部分;《道行经》是大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086286.html
  • 试论“三武灭佛”的共性

    得到消息后亡匿免死。但这只能是平城地区僧侣的幸运,其他地区的僧侣却在劫难逃。《南齐书》卷五十七《魏虏传》记载:“初,佛狸讨羯胡于长安,杀道人且尽。”《高僧传》卷十《昙始传》也载:“以伪太平七年,遂毁灭...

    张宝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586293.html
  • 天台宗的菩萨成思想

    因为他重视(梵网经)的“心地”二字的涵义,而且虽然没有明言跟禅宗的关系,其实暗地与禅宗的观念相应。   同样明代高僧云栖祩宏撰(菩萨戒义疏发隐》中说前云五重玄义,此经不说,只言三重玄义,亦无妨碍,其...

    明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786344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这里且引晚明高僧憨山德清的一封信略为说明,因为信总是平实易懂的。   这封信是憨山写给仪部侍郎鲍中素的,在信中憨山指导他如何在“一念烦恼心”上做“止观”工夫而获得解脱,信内中憨山还将“止观”和禅宗的“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
  • 张九成与禅

    机锋如劈箭’,谓师也。”张九成在马祖庵写下“中有奇道人,机锋如劈箭”,欲以大慧比马祖。马祖者即马祖道一,唐朝禅宗高僧,创洪州禅,在禅宗发展史上具有革新意义。由此可见张九成对大慧的佩服,对佛教禅宗的心服...

    李承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587056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一]

  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圣一法师讲述 各位诸山长老、大德高僧: 今日后学到九华山,参加传戒法会,去年仁德老法师莅临广东顺德县,邀请本人于今年九华山开戒前讲梵网经,此是正信之行,与香港宝莲寺开戒前,先讲梵网戒经一样,我即答应下来。 菩萨戒名道俗通行戒,已受戒或欲受戒的在家、出家菩萨者,都可以听,因此传戒前,先说梵网经,令一切见者闻者,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420687080.html
  •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

    经论考之,其中为本宗所依者,自居其半数以上,所余亦当与有关系。故《续高僧传》云:“自谛来东夏,虽广出众经,偏宗《摄论》,故讨寻教旨者,通览所译,则彼此相发,绮绩辅显。”特录其目於左以供研讨。  1.《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0987100.html